最新消息 Latest News
永續亮點

政大舉辦性別平等教育講座 深化校園性平意識

|秘書處

近年來,#MeToo 運動在臺灣掀起廣泛討論,促使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重視,也促成「性平三法」的修正。面對新法的實施,政大積極回應社會趨勢,特別於3月5日舉辦2場性平等教育講座,邀請教育部性別人才資料庫的學者專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白怡娟,向校內行政人員、各院系師長與本校學生說明法規變革,強化校園對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意識,展現政大在推動性別平等上的決心。

教育部性別人才資料庫的學者專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白怡娟。(攝影:秘書處)

在校園性平事件的處理過程中,白怡娟特別說明「四大樣態」的區分,分別為 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及違反專業倫理,並指出這些類型應個別審視,而非一體適用的「套餐」。每起案件都須獨立判斷、釐清,以確保調查結果符合事實,避免錯誤分類影響當事人權益。這不僅突顯性平法對不同事件的細緻關注,更強調推動校園性別平等的重要性。透過普及性平概念,期望提升師生對權益保障的意識,建立更具包容性與安全性的學習環境。

本次講座不僅解析性平三法修正後的重點變革,更深入說明《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施行程序與核心價值。白怡娟強調,法律的修訂不僅關乎校園安全,也影響師生對性別議題的理解與態度。她在演講中利用政大「校園性別事件告知單」舉例,並提醒在場教師與行政人員,一旦知悉校內疑似性別事件,須於 24 小時內依法向性平會通報,否則將面臨 3 萬至 15 萬元的罰鍰。此外,所有通報案件皆須由性平調查小組負責調查,確保程序公正透明。這項機制不僅是行政程序的強化,更是維護學生權益、確保校園安全的關鍵環節。

本次講座不僅解析性平三法修正後的重點變革,更深入說明《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施行程序與核心價值。(攝影:秘書處)

從420性別平等日的推動到各性平案例的分享,白怡娟老師的講座帶領與會者回顧歷史,並提醒大家,性別平等不僅是一項政策或法律條文,更是一種應當落實於日常的價值觀。性別平權的推動不僅是法律的落實,更是意識的提升與行動的展現。 政大將持續舉辦相關活動,深化校園對性別議題的理解與實踐,確保每一位政大人都能在尊重與平等的環境中安心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