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多元共容‧文山共好」共生社區打造計畫日前獲得《遠見》雜誌2025年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楷模獎,獲評審肯定其社會參與及教育實踐成果,本校各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下稱USR計畫)亦持續深耕在地連結。本校USR計畫「偏鄉小校共辦計畫」與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攜手合作,深入新北市多所偏鄉小學,藉由教育專家、企業、NPO 與校長、老師的相互交流,展開一系列深度共伴與共學計畫。
114年偏鄉小校共伴計畫成果展於6月26日在政大行政大樓前廣場舉辦,呈現來自新北市10所偏鄉小學,以及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一年來的豐碩教育成果。與會來賓包含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公益聯盟永續發展部主任彭美琪、政治大學副校長詹志禹、政治大學研發長暨社會責任辦公室執行長徐士勛、社責辦副執行長王雅萍、教師研習中心林進山主任、政大實小陳金粧校長等等,由政大實小兩位學生擔任主持人,同時囊括各校學生才藝表演、教案選拔比賽頒獎,以及重要的共伴儀式-邀請11所小校校長與創辦人合影留念,展現多方緊密合作的意義與連結。

鄭龍水於致詞中表示,偏鄉小校共伴計畫旨在協助小校老師獲得豐富的教學經驗及支援,也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他強調:「每一位校長及老師,都是作育英才的主人。」除此之外,他也感謝政大實小陳金粧校長的加入,增加團隊的多元及能量。詹志禹則表示,自己幾年前曾參與公益聯盟舉辦的夢想教室活動,並深受感動。另外,他也神秘地透露:「我以前上學放學也需要走一個半鐘頭的山路,過著聽蟬聲鳥聲,抓青蛙蝌蚪的日子長大。」直到最後,他才揭露此次參與活動的學校之一「山佳國小」,正是他的母校。徐士勛則表示,今天美好的相遇令他印象深刻,他也強調:「每位小朋友都是小小藝術家、創造家、冒險者,期待18歲的大家,能夠選擇政大作為你追尋夢想的停駐點。」
開幕儀式中,各校學童們也竭盡心力,展現精彩活力的才藝表演。上林國小所帶來的太鼓表演「雙龍戲珠」 為觀眾帶來熱血沸騰的視覺饗宴;山佳國小、五寮國小分別帶來舞獅表演及武藝雜耍秀,使現場驚呼連連;政大實小則帶來悠揚的弦樂表演,演奏莫札特經典協奏曲,吸引眾多人群停留欣賞,本校烏來樂酷計畫長期陪伴的德拉楠實驗小學則全校師生都一起出席,並由泰雅文化頂定老師解說泰雅族漁獵文化。

下半場活動則由東山國小踢踏舞團表演拉開序幕,分為政大導覽與攤位闖關兩部分,讓學童自由參與,回歸教育本質,認識環境之餘也能寓教於樂。政大導覽由引水人分三梯次帶領小朋友們認識大學校園各學院,剛揭牌的法學院館興建工程小組王文杰召集人親自導覽嶄新亮麗的政大新地標,王前副校長跟小朋友們分享他也是來自臺中高美濕地附近偏鄉小校,考上政大法律系改變他的人生,他也以生命投入教育辦學改變政大的校園建築,他鼓勵小朋們努力向學,將來有能力回饋改變自己家鄉。本次成果展為政大、公部門與民間組織攜手實踐教育平權的重要里程碑,展現知識力量如何有效與社會連結,使偏鄉孩子不再受限於地域與資源的困境,成就他們更為璀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