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安全
政大高度重視資安,依法訂定相關政策與規範,並設有專責委員會監督執行。校內同仁及合作廠商可至電算中心網站查詢相關資訊。為保障個資權益,政大於新生入學及新進人員報到時,均會明確告知個資蒐集事項。2023年,政大共處理238件資安事件,但無個人資料外洩事件。所有資安事件皆依規定通報、應變並記錄。
政大的資訊安全強化作為
- 2023年電算中心針對全校人員共辦理「資安專業」課程6場,內容包含「營運持續管理(BCM)概觀」、「資訊作業委外之資安管控機制」,總計184人參與;資安通識課程6場,內容涵蓋資安技術學習、個資事件矯正改善作法、行動上網安全防護隱私等主題,總計373人參與。
- 落實全校性資訊資產盤點及風險分析,如系統、物聯網設備等。
- 持續升級校務系統主機作業系統及元件。
- 配合本校ISMS政策持續強化全校系統安全,技術面落實弱點掃描、管理面加強委外管理、校內資安稽核強度。
數位轉型
行政流程數位轉型推動
政大自2022年設立行政流程數位轉型推動小組,重新檢視校內各項行政流程,建立跨單位平台研議,並運用數位科技輔助提升行政效能,也透過數位轉型讓行政服務更貼近使用者經驗。
- 提案:每學期期初第一次開放徵集相關議題。
- 審議:每學期兩次會議分別為:1月、4月、6月、11月。
遇有跨單位急迫之議題,將以提臨時動議案方式研議。 - 執行
數位教學與數位學習
- 自2021年起,政大與臺北市政府等6市教育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利用假日開設微課程專班,提供高中學生多元自主學習課程。
- 數位學習平台:政大教學發展中心建置有「政大數位知識城」單一入口平台,整合磨課師課程、開放式課程、大師講座、數位教學工作坊等數位學習內容,同時提供數位教學平台諮詢(MOODLE)服務。電算中心則設有數位學習平台(WM5)、租用 Cisco Webex 視訊平台,支援教師數位學習媒體教材、遠距教學與各類視訊會議進行。
- 2023年開設之遠距教學課程及數位類型微學分課程共有42門,修課人數3,117人,挹注經費共1,265,798元。
- 2023年數位學習平台WM5開設課程數共968門。登入使用人次達943,496人次。
- 教職人員數位賦能課程: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政大參與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畫,與聯盟各校共同訂定「UST聯盟教師線上教學能力培訓標準」,遵循標準開設相關教師培訓工作坊。2023年本校共開設10門數位教學工作坊,邀請校內外教職員工總參與人數763人,以深化數位教學力。
人工智慧跨域賦能
因應人工智慧發展潮流,政大於2023年完成訂定《國立政治大學生成式人工智慧運用簡要原則》,提供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行政業務運用生成式AI之完整指引。為推動人工智慧與人文社會領域獨特優勢能夠融合及跨域合作,並設立「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致力媒合校內人工智慧領域教研能量與促成協作平台。
AI跨域課程
- AI 中心開辦AI跨域微學程外,亦積極促進AI與本校各領域學門融合與共創,力求培養學生AI素養之育成,以達AI知能扎根與普及。
- AI跨域微課程:112學年度共計有4門(開設16班),修課人數700人。
- AI跨域專業課課程:2023年開設7門課,修課人數236人。
AI跨域研究
- AI跨域團隊:2023年由中心組織4個跨域研究團隊,參與成員包含校內外教師與學生,領域包含數位媒體與藝術、史料影像探勘、不動產及綠建築大數據、精準醫學等,總參與人數共26人。
- AI跨域合作:規劃校內AI跨域研究構想補助計畫,推動校內各界跨域合作,建立並擴增跨域研究網絡,2024年申請件數計59件,入選團隊計28 隊。
- 產學合作:完成4案產學合作案之執行,並持續發展與業界合作之機會,實踐產界與學界間之交流互惠。
AI跨域社群
- 綜合教研面向之各項工作推動,AI中心扮演跨域團隊與社群串聯與交流之平台,藉由各式活動不斷匯聚各領域人才彼此交流,促進更多跨域合作的展開並使校園發展為跨域場域。
- 20場次跨域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其中12場次與校內各教研行政單位合作辦理,參與人數共計約1680人。
- 協助學生籌設政大人工智慧應用研究社團,增進學生自主學習及同儕互相學習之機會,籌備初期有意願參與學生人數達47人。
- 規劃AI跨域永續創新競賽,以解決人類所面臨重大的問題為宗旨,期待參賽同學以設計思考為基礎,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跨界AI領域並提出創新解決方案,預計2024年7月1日公告決賽入選團隊,並於2024年10月18日辦理總決賽,評選出最終優勝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