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相關課程概況
政大的教學課程近年來逐漸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對焦,透過SDGs關鍵字盤點全校課程,統計發現 ,2023年政大開設有792門永續相關課程,佔全校課程的14.20%。其中政大以SDG16(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8(體面就業與經濟發展)、 4(優質教育)、10(減少不平等)的課程最為豐富(按數量多寡次序排列),其次為SDG 17(夥伴關係)、3(良好健康與福祉)、11(永續城鄉)。但因為校內缺乏生態、工程等相關學院,SDG 2(消除飢餓)、14(水下生命)、15(陸上生命)、6(潔淨水與衛生)的課程相對缺乏。綜觀校內各學院,則以創新國際事務學院、社科院所開設之對應SDGs課程數量相對較多。
永續課程亮點
案例一|自主學習專題:永續入門
社會科學院 公共行政學系 王慧敏助理教授 & 學生會永續部
此課程邀請專精於環境治理、ESG之學者與實務界的業師進行專題演講,介紹聯合國推動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與海湧工作室合作,邀集有興趣的同學參與海洋生態講座及淨灘體驗,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社會實踐精神。
案例二|企業倫理與永續發展課程:培養碩士新生永續思維
商學院 企業管理學系 別蓮蒂 特聘教授
課程以永續生活行動倡議方案當作總結報告,將學生分成小組,從自身生活周遭出發,觀察校園內或生活中不夠永續的缺失,深入分析議題的起因,思考如何改善、推動與實踐,並對此提出倡議及行動專案,以促進個人與社會的連結。
案例三|協商劇場實作:離岸風電進行式
創新國際學院 楊智元助理教授
創國學院楊智元助理教授運用2020年北美館雙年展所引介的「協商劇場(Negotiation theatre)」教學法來模擬風電開發過程的願景與爭議,此課程邀請劇場導演陳品蓉共同指導,帶領學生瞭解藝術展演與公共議題結合的可能,並透過劇場的角色刻畫方式來學習角色性格與其衝突。本次課程以「離岸風電進行式」為主題,針對風電開發面對生態保育、漁業經濟資源、地方溝通等議題進行展演,透過學生與公民演員擔任六大類利害關係人,非人動物代表也參與其中的公開展演,讓公眾了解爭點與矛盾所在,並思考如何在科學不確定之下暫時安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