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校園 Sustainable Campus

環境管理

本校最顯著的排放來源以範疇二(外購電力)為最大宗, 占比 61.15%;次要排放源為範疇一的直接排放源,來自本校自有 69kV 變電站的氣體絕緣斷路器所逸散的六氟化硫(SF₆)占比 25.47%。 由於SF₆全球暖化潛勢(GWP)高達二氧化碳 24,300 倍,去年認列外洩之 SF₆ 之二氧化碳當量就占了本次總碳排放量的 19.27%。因此節約電力以及改善 69kV 變電站因設備老舊而外洩之 SF₆ 為政大的優先要務。

相關資料:
1. 2023年政大溫室氣體報告書。
2. 第三方查驗證明。

1.1 減碳策略與碳中和目標

政大已擬定邁向碳中和目標的五大策略,並請各業管單位展開各解方之可行性評估。

響應國家2050淨零排放政策,政大以2050年達成範疇一、範疇二溫室氣體中和作為目標,將逐年檢視減碳策略達成度,滾動修正目標。

2. 能資源管理

2.1 用電管理

政大各校區因發展情形不同,故用電情形有所差異。本校持續監控用電量,並刻正透過硬體設備汰換措施來提升能源效率。包括修復校內建物之能源管理系統、辦理大型冰水主機汰換、辦理老舊照明燈具汰換等。

本校環境保護及職業安全及衛生委員會於2023年11月16日通過「節約能源措施」,擬定節能面向建議作法提供校內各單位參考,同時也參與「台電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對校內宣導配合調整用電時段。未來研議深化校園內節能誘因,如辦理節能競賽、工作坊或生活實驗室、與分區節電獎勵制度等,強化節電成效,以用電量負成長為目標。

2.2 再生能源

政大2023年8月起自辦「國有公用不動產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案」,於行政大樓及游泳館屋頂設置屋頂型太陽能光電板,共計總裝置容為525.75瓩。含計綠建築配有光電版發電度數在內,2024年全校再生能源使用占比約1.87%(再生能源用電量/總用電量)。

目前正與校內建物業管單位調查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版之意願,以及請合作廠商規劃擴充之效益評估書,將分階段進行太陽光電面板擴充。最新進度請見本校「總務不誤事」。

查看本校即時太陽光電版發電量:

2.3 用水管理

政大校本部因地形起伏大、管線老舊,過去供水不穩。近年藉新建法學院的契機,重新檢視校內供水網,投資近3342萬元改善管線配置,大幅降低用水量,每日人均用水量已從2021年146.67公升/日降至202383.48公升/日,低於經濟部規範之108公升/日。

• 本校2023年參與經濟部水利署節水績優選拔榮獲學校組優等

本校持續透過以下策略,以建構智慧水校園為目標推動。

  • 文宣宣導:宣導優先使用省水標章器材、因應抗旱配合政策辦理全校節水宣導、擬定學校旱災災害應變工作流程圖。
  • 節水設備:持續進行各棟建物換裝省水標章設備(如浴廁設備、冰水主機、鍋爐、儲熱桶等宿舍設備)。
  • 管線設備:依據規劃成果施作工程,校區自來水管網、機電設備逐步更新。
  • 監控圖台:未來將以2020年至2023年執行分區用水管控的經驗建置重點20組數位水表、6大水池馬達水位監控及升級監控管理頁面。
  • 智慧水校園:透過新設數位水表,讓異常情形主動示警,強化漏水通報與檢修機制。

3. 綠色採購

政大依循政府「機關綠色採購方案」及相關評核要點訂定校內綠色採購政策,持續向校內各單位宣導優先選擇「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商品,並函請各單位之採購人員報名參加教育部辦理之綠色採購教育訓練研習會,增加各單位採購人員綠色採購知能。本校也依照2024年機關綠色採購績效評核方法,鼓勵租賃「以租代購優先推動產品」,其租賃費用之 50%得申報為綠色採購金額,可納入「總分加減分」計算,增進綠色採購成效。

3.1 綠色採購政策宣導相關文件

4. 廢棄物減量

政大校內廢棄物處置委由合格清運廢棄物廠商送至焚化廠處理。本校亦配合政府《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作業指引》宣導廢棄物減量,並與學生團體推動相關倡議:

5. 地景營造

5.1 全校地坪及空間景觀改善計畫

政大自2023年起推動全校地坪及空間景觀改善計畫,規劃校本部之地坪、空間景觀,檢討各建物間與室外無障礙通路,並結合人本交通、通用設計、低衝擊開發(LID)及自然為本解決方案(NBS)等規劃理念進行設計,在考量預算及行政工程量能下,將採分期分區規劃方式辦理,並加強校內師生參與設計討論。目前總務處已完成並經校園規劃審議會通過之規劃方案為「羅馬廣場人本交通改善計畫」、「教育學院前木平臺改善計畫」及、「大智樓後方機車停車場人行空間改善計畫」,朝氣候友善的校園開放空間規劃目標邁進。

山下校區地坪及空間景觀分期分區改善規劃
山下校區樹蔭廊道計畫願景圖

6. 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

政大校園腹地與貓空山系相連,又有指南溪、景美溪流貫,根據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2023 年在貓空地區所做的生態調查如右表,顯示本校後山生物多樣性尤其豐富。

本校自2023年起參與臺北市立動物園的「三貓生態大踏查」計畫,政大後山校區亦設立生態調查樣區,並共享生物調查結果。2024年進一步與動物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環境教育、生態導覽,合作包括媒合外語學院學生參與生態導覽、協助動物園推動木柵生態小旅行,期盼提升政大人與自然共融的連結與感通。

移除外來入侵種:本校定期巡視外來種入侵校園情形,發現即委請園藝廠商派員入校清除如小花蔓澤蘭、黃金葛等。2024年召集校內師生協同台灣三星共同清除校園內的小花蔓澤蘭,並進行環境教育。
鳥類窗殺熱點建築進行防治佈置:本校總務處持續調查了解校區內各棟建築之窗殺情形,據以與各單位合作改善。2024年改善建物包括校園六期停車場公車站、文學院百年樓七間教室等。
校園植樹:本校2024年與林業署合作於校園大草坪種植40顆生態、經濟、文化價值的台灣原生種,包括青剛櫟及杜英、四照花、豆梨、豬腳楠(紅楠)、森氏紅淡比及臺灣三角楓。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配合原住民族文化週主題「出走」,舉辦「走進植物的世界:野菜知識與部落文化學習」工作坊,邀請來自阿美族溪洲部落的張月妹擔任講師,帶領同學探索校園內的野菜植物,邊走邊吃品嚐野菜美味外,經由講師生活經歷分享,認識阿美族的野菜和文化故事。
國立政治大學總務處舉辦指南溪護岸改善成果走讀講座,邀請景觀與環境規劃博士楊佳寧,透過講座與走讀,帶領師生了解改造後的指南溪,推廣自然友善的護岸理念。
通識課促進師生親近後山:新聞系汪文豪老師所開設的「三貓生態食農傳播實踐」,在課程中邀請三貓生態大踏查執行團隊帶領本校師生在政大環山道的飛龍步道登山口附近進行夜間觀察,參與同學迴響熱烈。
政大舉辦「綠政願景總結工作坊」由副校長、總務長、主任秘書領銜親自說明目前校內永續發展的各項規劃,期望廣泛蒐集各方利害關係人建議,進行雙向交流,共同規劃政大永續願景藍圖與行動方案。
政大馬拉松活動,本年度在整體賽事規劃也納入減廢,實際行動包括:重複使用賽事輸出物、選用再生物料製作活動紀念衣、進行無紙化與改變供水模式,大幅減少一次性消耗品。
政大與動物園簽訂MOU推生態永續,促外籍生投身多語導覽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