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en) Latest New(en)
消息公告(en)

【總務長專訪】接軌師生需求 蔡育新盼提升校園永續 Copy Copy(en)

|校訊記者王永妍報導

政大校長李蔡彥於6月14至16日在德國漢堡參加第五屆漢堡全球大學校長會議(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Council)。此會議由德國大學校長聯盟(HRK)、柯柏爾基金會(Körber Foundation) 及漢堡大學主辦,兩年舉辦一次,邀請世界各地的大學校長親自參加。今年共有來自五大洲約三十位校長親自出席,李蔡彥校長為臺灣的唯一代表。

6月中旬有居民陳惠玲發現保育類動物食蟹獴一家三口現蹤指南溪,隨手拍下珍貴畫面。當時,食蟹獴出沒的地點正值「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開工不久,主辦工程的臺北市工務局水利處接獲通知,立即要求施工廠商停工,緊急辦理工程生態檢核,於山側圍籬加蓋黑網布,並先以人工除草方式輕度干擾河岸,避免食蟹獴誤入工區。

食蟹獴又稱「棕簑貓」,是臺灣淺山溪流環境的指標生物,屬於日行性哺乳動物,通常在樹林中活動,捕食溪中螃蟹、螺等甲殼類及水生昆蟲為生。食蟹獴對環境相當挑剔,喜歡低開發、汙染少的低海拔山林,一般來說極少在都市中現身,這次出現在指南溪,應是全臺灣第一個在市區河川發現食蟹獴的案例。

▶︎食蟹獴一家三口現蹤政大指南溪周圍。(圖片來源:研發處)

水利工程師楊佳寧博士表示,政大後山次生林林相完整,又緊臨溪流,提供食蟹獴需要的棲息環境。能在市區的校園內近距離觀察食蟹獴,這是絕無僅有的案例。相信完工後,食蟹獴家族回來,會發現指南溪變得更宜居、更豐饒。

政大總務長蔡育新分享,學校致力於打造生態永續校園,像是控制光害、設置遮蔽物、種植喬木或灌木、坡地增加地被植物、保持地表濕度,以及嚴禁農藥與化肥等,為幼蟲和食餌提供休息、躲藏和捕食空間。每年4至5月在百年樓及傳播學院後方與環山道路旁都可以看到非常多螢火蟲幽幽的光芒。

政大位於臺北市南郊,校園由溪流和山巒圍繞,屬於氣候高溫多濕的亞熱帶雨林區,年雨量約2500公厘,每年雨天多達150天以上,非常適合大多數生物棲息繁衍。如今連食蟹獴也來作客,足見生態發展潛力,歡迎未來更多可愛的嬌客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