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政學系一年一度的「規劃實務實習成果展」於今(2025)年5月20日至21日在達賢圖書館登場,以「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為核心主題,形式內容別開生面。本次共有六組作品展出,從生產、生活與生態三大面向切入,提出具有「永續導向」與「實踐潛力」的空間發展構想,描繪鄉村未來規劃藍圖,歷經一年的田野踏查與議題研析,充分展現大三同學整合專業知識與在地觀察的實作成果。
第一組《居安樂活.漁悅頭城》以宜蘭頭城為對象,透過文化步道、自行車遊程與智慧運輸系統構成「暢遊山海、宜居宜行、水續城鄉」三大策略,營造慢活與永續共存的濱海聚落。
第二組《利意盎然.生生不息》聚焦五結利澤,整合智慧農業、健康生活與綠色生態軸帶,規劃具備醫療資源與友善農法的永續農村。

第三組《山之索向.盡是龜屬》著眼於龜山區山地社區,強調宗教文化導引、步道串聯與社區導覽,提出觀光與居民共存的空間重構構想,重視土地活化與社區整合。
第四組《藍海綠徑.貢創新生》針對澳底與福隆地區,從漁業經濟、地方創生、觀光路網到四季慶典規劃,提出山海融合的生活軸帶與智慧交通網絡,構築多元共榮的永續社區。
第五組《反樸龜真.共生共榮》針對龜山與鶯歌交界地區的都市邊陲特性,推動「都市生活圈」、「工業共生帶」、「保育山林區」三大治理結構,提出強化人本環境、污染防治與山林保育的整體規劃藍圖。
第六組《曲徑森悠.深坑漫活》則結合深坑地區自然資源與產業特色,透過「古道尋茶」、「農業共舞」、「綠行新旅城」三大策略,推動聚落空間活化與在地品牌經濟再生。

總務長蔡育新於開幕致詞中表示,地政系是校內唯一專注於空間規劃教育的系所,在地政系老師與實務界業師雙軌帶領下,培養實作能力、拓展規劃視野;他肯定同學大二以來投入實務專業學習,今年作品無論內容、規格或品質,不僅成熟完整、具專業水準,更體現深度思考與在地關懷。並勉勵以本次成果為基礎,做好準備,迎向未來規劃實務與臺灣空間發展的挑戰。
地政系土資三方冠龍同學回想這一年所學:「在規劃實務課程中,我們針對福隆澳底所面臨的課題提出解決方案,擘劃未來發展藍圖,過程中培養空間規劃能力與思維,期望觀光、產業、生活三個面向上實現和諧發展,迎接共好的新生。」;白絜僖同學說到:「在這一年的課程中,不僅學會如何製作初步的規劃技術專案,更在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與資料整合等多項寶貴的軟實力。每一份報告的背後,都承載著熬夜努力的痕跡,以及對理想空間的無限想像,雖然過程充滿挑戰,卻也因此更加難忘。規劃實務課程不只讓我們學習如何成為優秀的規劃者,更是彼此大學回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政系系主任白仁德表示,今年在鄉村地區的多元課題上,六組同學不僅深化了對地方發展脈絡的理解,也展現出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規劃方案的能力。從農業空間治理、社區照護系統到低碳交通與觀光整合,作品內容涵蓋廣泛且具深度,充分反映出學生對永續規劃的思辨力與實踐精神。此外,第一組與第四組代表本校參加 5月17日於朝陽科技大學舉行的「第二十屆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本聯展為國內規劃學界年度盛事,共計14校15個相關系所參與,展出橫跨都市與鄉村、環境與產業的多元提案。第四組以《藍海綠徑‧貢創新生》榮獲佳作獎,獲得肯定。